曾经与一个物理学博士聊天,他谈到,科技 + 互联网时代,只有0到1 的企业与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企业会生存下来,中间态在大数据面前,将陆续被挤压甚至淘汰。就像纳德拉完成微软的互联网转型后,仅在中国内的经销商就有数千家在转型的过程中,被淘汰出局。
《从0到1》源于硅谷创投教父彼得.蒂尔2012年在斯坦福教授的一门创业课程。期间,他一个学生记下详细笔记,并把它发布到网络,引来240万次点击率。随后,彼得参与将这份神奇笔记精编成为《从0到1》。彼得·蒂尔是PayPal创始人、Facebook第一个天使投资人、硅谷“PayPal黑帮”总舵主……彼得·蒂尔的核心观点并不难理解。在他看来,人类社会进步有两种方式:
水平进步,横向发展,照???已有经验,从1到N,其最大红利是全球化;
垂直进步,纵向发展,探索未知领域,从0到1,让新事物破茧而出,创业团队更应醉心于第二种进步。
在中国“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大背景下,我的观点与彼得是相反的。在我们身边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或者工作模式,实现“水平进步”已经是非常好的生存模式了。也就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例如,纳米材料的发明专利是0到1的范畴(垂直进步),而专利的生产实现就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水平进步)。蓝盟做的IT外包服务,也属于最后一公里(水平进步)范畴。
从0到1并不是一本真正的创业指南,但是可以给创业者足够的启发,即使未来可能不会从事创业,但是从无到有思维方式才是给予我们最大的收获。书中提到比较耐人寻味的句子,与大家分享,同一本书对于每个读它的人来说,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只是希望我们能在其中找???最适合自己的。
企业创立的目的就是盈利,不是赔钱。
经验:循序渐进、保持精简性和灵活性、改进中竞争、专注于产品而非营销(后来实践证明,营销和产品一样重要)。
非垄断者通过把他们的市场定义为更小市场的范畴来夸大自己的独特性;相反,垄断者通过把他们的市场描述成若干大市场的部分来伪装他们的垄断性。
在所有人类冲突的戏码中,人们往往忽视了真正重要的事情,只把精力放在竞争对手身上。
如果你不能把对手打败,那就和对手联合。
垄断企业的特性:专利技术、网络效应、品牌优势:一家公司最显而易见的垄断是对自己品牌的垄断。
成功的企业建立与开放却未知的秘密上,这秘密关乎世界如何运作。
时间是最宝贵的资产,将时间浪费在不能长久合作的人身上得不偿失。
把公司推销给媒体是推销给其他人的前提。
最反主流的行动不是抵制潮流,而是在潮流中布丢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其实,竞争的本质是把目光聚焦在客户身上而不是竞争对手身上???什么时候竞争对手紧盯着你,而你却紧盯着客户,去打磨极致的用户体验,你就赢了。
蓝盟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IT运维外包、集中IT采购、弱电工程、网络集成、云服务、网站建设、办公设备租赁、金蝶用友财务软件咨询和实施、软件定制开发等“一站式”的信息服务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