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网讯 “每一名问题孩子的背后,至少有一位问题家长。把握好家庭教育的度,才能让孩子有良好的成长环境。”昨日下午,深圳市云顶学校校长杨坚做客“茂名大讲堂”,以“孩子的‘错’是父母的‘过’”为主题,用独特的视角、精辟的分析、丰富的事例为现场观众剖析家庭教育的误区。
在讲座中,杨坚首先通过精辟而富有哲理的分析使广大听众明白教育的重要性。那为什么有些孩子不信父母的话?为什么成“哑巴”,不愿意沟通?为什么说谎?为什么孩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杨坚通过案例分析显示,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和名片,问题孩子的后面至少有一个问题家长。
杨坚为市民讲授孩子教育心得。 茂名晚报记者 岑稳 摄
杨坚通过自己多年做校长的经验剖析中国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误区:过高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度赏识,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分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他认为,适度必须,过度有害。摆正对孩子的定位,是做好家庭教育的第一步,“孩子是我们生命中重要同行者,不是父母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不要把他们当成可以涂抹的白纸,而是将每名孩子看成独一无二的种子。平和、坦然地静待花开,无须焦虑,不能过高期待。”杨坚说,教育不仅要帮助孩子走向成功,更要使他们获得幸福,孩子不可能一辈子处在家长的保护中,只有经历各种事情,有各种情感体验,长大后便能从容面对各类事件。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心,适度施予他们关爱,像朋友一样互帮互助,营造最理想的亲子关系。
“爱是关怀、理解、信任、尊重、赏识、宽容等的总和。家长不要做孩子的‘恩人’,要学着和他们做‘好朋友’”。杨坚说,任何孩子都不可能样样皆是,更不会一无是处,家庭教育要善于挖掘孩子的长处,让他们获得自信和快乐。家长,可能是孩子最早的模仿对象,因此杨坚建议家长们要“言传”更要重“身教”,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示范。杨坚认为,改变孩子,从改变父母开始。只有摆正孩子在心中的位置,自己做好表率,把握“适度”,避免“过度”,便能在生命列车上与孩子欢歌同行。
杨坚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搭配精彩、有理有据的分析,在互动环节,从容而有度地作出回应,让现场听众叹服,纷纷赞叹其不愧是一位有教育智慧的智者。
茂名晚报记者 冯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