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市委书记许光代表市委常委会就我市学习贯彻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党建为核心,大胆探索基层治理等议题,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昨日,南方日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专栏,刊发了相关专访文章《心无旁骛以实干引领崛起》。今天,茂名日报全文刊登,敬请垂注。
油价下行经济指标如何逆势飘红?持续反腐如何保持经济社会活力?重工业城市如何保持碧水蓝天?面对这一系列难题,茂名披荆斩棘,连续三年在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考核中位列前三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茂名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为指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谋划高品质崛起。
近日,茂名市委书记许光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茂名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和动力,重点抓好信念、发展、稳定、改革、民生、党建六个方面,乘着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东风,以“实干”引领崛起。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许光希望茂名的干部以实干获得百姓的点赞。现在茂名有了一个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很有底气的。
学深学透融会贯通
五大理念引领发展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主旨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请问茂名在具体工作中是如何践行的?
许光: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接连用八个“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明确了我们党未来的任务和努力的方向。落实到茂名实际,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抓信念。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学深学透、融会贯通,打造一支对党绝对忠诚的党员干部队伍。二是抓发展。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抓稳定。抓好重点领域的矛盾化解工作,推动“老大难”积案化解,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四是抓改革。坚决落实好中央和省委部署的改革任务,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简政放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五是抓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六是抓党建。坚持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
南方日报:茂名欲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气何在?
许光: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是有底气的。现有的发展基础为我们夯实了起跳平台,2015年茂名生产总值2445.6亿元,增长8.0%,经济总量继续位居粤东西北首位,在全省紧随中山位列第七。当前我们正紧紧围绕“一体两翼三大抓手”的发展思路,实施“做大经济总量、做大主导产业、做大城市规模”三大发展战略。茂湛石化组团正在形成,期待与德国的合作能使精细化工发展成为新增长点。茂名尽管是石化重工业城市,但今年上半年空气质量在全省排名第三,这足以说明转型升级的成效。同时,省委正在深入实施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为茂名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坚决有力刷新吏治
反腐不会影响发展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茂名的反腐工作持续且有力,请您谈一下反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许光: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旗帜鲜明惩治腐败,坚决有力刷新吏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第一,反腐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会促进经济更加健康发展。通过重拳反腐,有利于规范权力运行,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建立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和政务环境,增强投资者的信心。第二,反腐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反而会促进社会更加持久稳定。推进反腐倡廉,必然要求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政府依法行政,有效地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有利于引导群众诉求纳入法治化解决。第三,反腐不会影响党的权威,反而通过反腐更加赢得民心。通过重拳反腐,能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相信党、更加拥护党。茂名近几年的反腐持续且有力,经济不仅没有垮下来,反而增加了正能量,进一步调动了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地发展。
南方日报: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之源,茂名在改革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许光:自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成效是显著的。取消和调整32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市、县、镇、村四级网上办事大厅手机版全部投入使用。此外,茂名还是司法体制改革首批试点地区,目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坚持以党建为核心
大胆探索基层治理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茂名基层治理的亮点是什么?
许光:近年来,茂名坚持以党建为核心,大胆探索基层治理创新,把矛盾解决在最基层。茂名把驻点直接联系群众常态化,得到了省委的肯定,第二轮全覆盖进村入户走访正稳步推进。我们还专项整治镇街领导干部“走读”问题,组织市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到镇“夜学、夜谈、夜访”,选派优秀干部驻村(社区)任“第一书记”。财政往民生投,往基层投,今年上半年全市财政约80%用于民生事业,市直机关三年节省了约1.8亿元办公经费,也全部投向了基层。在茂名农村,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我们投入了68亿元用于教育创强,并于今年5月创强成功。此外,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集中查办专项行动受到省纪委充分肯定。
南方日报:省委书记胡春华不久前到茂名调研,提出要进一步落实好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茂名连续三年进入振兴发展考核前三名,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许光:近年来,茂名持续聚焦“三大抓手”,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态势。下一步要加快构筑粤西重要交通枢纽,加速建设粤西组团式中心城市,以“三大平台”为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茂名有780多万人口,我们最担心的是不平衡问题,因此需要精准扶贫,要做到“八到户”,即产业帮扶到户、就业服务到户、资产收益到户、金融扶持到户、教育资助到户、医保救助到户、社会保障到户、危房改造到户,让改革的成果真正惠及民生。
一线实践
基层党建“一把手责任制” 基层治理“靶向式清积弊”
源头治理解决基层突出问题
八小时之外,茂名干部不仅有制度“管住腿”,还有措施让腿不能闲着。茂名出台了文件专项整治乡镇干部“走读”之余,还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夜学、夜谈、夜访”活动。这是茂名市强化“一把手”抓基层党建责任的一个生动侧面。
近年来,茂名市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强化服务群众的重要举措。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主动作为,基层干部庸懒散等问题有了较大改观,征地拆迁、养老保障、三资清理这些基层突出问题得到了精准解决,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抓落实的干事创业氛围明显增强。
基层治理来不得半点虚浮
茂名有110个镇街、1902个行政村和社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压力在基层,基层治理要靠真功夫,来不得半点虚浮。”许光的话掷地有声。
“书记抓、抓书记”,这是茂名加强基层党建的精准概括。为了转变县、镇党委重经济轻党建的现象,茂名落实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建立了市县镇三级党建责任清单,真正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切实做到以基层党建带动基层治理。
打铁还须自身硬,茂名统筹纪检、检察、公安部门组成3个专项行动组,重点围绕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纪律作风、涉黑涉恶势力以及涉农领域职务犯罪等方面的问题深入开展整治,解决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茂名市纪委把案件审查目标向基层延伸到全市110个镇(街)的书记、镇长(主任),创立重要案件“上挂审查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茂名市共立案查处镇(街)书记、镇长(主任)54人。有了清明的吏治,基层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选一个好的领头人,甚至可以扭转一方风气。各级党委书记带头抓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同时,从市直单位择优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镇街和重大项目建设一线挂职等工作,推动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进。
靶向治理基层“疑难杂症”
许光一再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层治理的重要考核标准。甩开膀子干需要先要清除积弊,茂名通过采取领导包村、“靶向式”选派工作组等方式,按照党群部门到“软”村、经济部门到“穷”村、政法部门到“乱”村的原则,组成153个工作组,通过一村一领导、一村一工作组、一村一“第一书记”、一村一律师和一村一整顿方案的“五个一”工作措施,对153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
基层党组织有力了,一系列基层突出问题得到了源头治理:截至6月底,茂名已解决落实拖欠的被征地农民征地补偿款19359万元,解决率达100%;累计落实留用地历史欠账733亩,占省下达解决留用地总任务1233亩的59.4%;共排查出农村“三乱”行为1615宗,已全部完成整治任务;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滞留资金分配4.2亿元,已全部完成任务;此外,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台账和管理制度,完成33051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清理核实,完成率达100%。
为了对付一些“疑难杂症”,茂名又建立了市县镇村四级问题解决调处机制。本级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整理后可层层上报,再分析研讨。信宜市旺同村近年先后参与了洛湛铁路、包茂高速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征迁面积超千亩,阻力非常大。在村委会干部、驻点团队、第一书记和驻村律师锲而不舍的努力下,旺同村成为了信宜全市征迁速度最快、拆迁户安置最稳妥的村。
南方日报记者 顾大炜 邓巴烽 通讯员 曾煜 张平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