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茂高速全线行之富川、贺州、梧州篇

2015-12-11 13:17:05  [来源:茂名新闻网]    
字体:【

包茂高速为贺州提供便捷出海通道

当地期待与茂名加强合作打造“两个千亿产业”

全媒体记者 张越 何康源 邓义深

广西贺州亚太集团有限公司人造岗石生产车间。

广西贺州亚太集团有限公司人造岗石生产车间。

“贺州、茂名两市在产业合作上的互补性强。”贺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志勇在接受茂名日报社“包茂高速全线行”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包茂高速将为贺州打造的碳酸钙、新型建筑材料这“两个千亿元产业”提供便捷的出海通道,同时在其他产业上,两地也有许多互补的地方,将是未来实现区域合作的切入点。

贺州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石材资源更是十分富饶。其中,大理石储量达15亿立方米,花岗岩储量达20亿立方米。但仅仅向外输出原材料并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如何“吃干榨净”石材的产业价值才是贺州对资源产业的追求。

人造岗石生产车间。

人造岗石生产车间。

“依靠科技支撑来推动经济升级”,是贺州对更好地将资源特色和优势转化为工业品牌和发展优势的深刻认识。白色大理石是生产碳酸钙粉体的原料,贺州因此提出了打造“千亿元碳酸钙产业基地”的目标。花岗岩和钾长石,是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的原料,贺州又基于这一资源优势,提出了打造“千亿元新型建筑材料产业”的目标。他们正努力通过这“两个千亿元产业”点石成金。

“碳酸钙可以称作工业味精。”与记者同行的贺州市委宣传部的同志告诉我们,碳酸钙粉体工业上用途甚广,如在汽车轮胎、造纸、油墨等产品中都大量使用,甚至在我们每天用的牙膏里都有,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根据规划,贺州的碳酸钙和新型建筑材料“两个千亿元产业”将按照产业起步、发展壮大和目标实现“三个阶段”推进。预计到今年底,即“十二五”末,碳酸钙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新型建筑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到2020年底,即“十三五”末,碳酸钙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新型建筑材料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到2025年底,即“十四五”末,碳酸钙产业产值、新型建筑材料产业产值均突破1000亿元,实现“两个千亿元产业”发展目标。

贺州报社同仁在阅读《茂名日报》。

贺州报社同仁在阅读《茂名日报》。

茂名日报社和贺州日报社交流经验。

茂名日报社和贺州日报社交流经验。


富川县人均一亩脐橙

“农旅结合”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多红利

 全媒体记者 张越 何康源 邓义深

全媒体采访组在脐橙果林。

全媒体采访组在脐橙果林。

当记者来到贺州富川瑶族自治县时,看到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脐橙果林。“如按人口平均,全县每人1亩脐橙。”与记者同行的贺州农业局同志说,多年来该县大力推进特色水果产业发展,成为了广西乃至全国名优水果的一个知名品牌,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据介绍,目前富川全县脐橙种植面积30多万亩,占全县水果种植面积的70%以上,挂果面积24万亩。今年新种脐橙2.2万亩,同比增长12%。去年该县脐橙产量达35万吨,产值达10亿元,人均果业收入3000多元。

黄澄澄的脐橙挂满枝头。

黄澄澄的脐橙挂满枝头。

富川脐橙产业目前已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40%,注册了“富江”“桂果”“日日富”“家盛”“野猪楼”“富隆”“风雨桥”等10多个脐橙生产企业商标,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富隆”“绿园”“立新”“家盛”“广西杨氏”等5家脐橙保鲜、分级生产加工企业;建有占地面积110亩的无病毒优质脐橙苗木繁育中心。2013年,富川脐橙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目前该县正在开展创建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为脐橙等特色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如规划在富阳镇沙汪、铁耕村,福利镇花坪、毛家、福利村等开展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围绕“生态、高值、循环”核心理念,突出“水果、养殖、蔬菜”三大产业的循环发展模式,全力打造“万亩脐橙示范区、万亩蔬菜种植区、生态循环养殖示范区、新品种试验示范区、加工物流示范区、生态旅游观光游览区”等6个片区,努力把核心区建设成为生态高值循环农业、美丽乡村建设、院县合作、农牧循环发展、公司带动合作社加农户合作共赢、农旅结合的典范。

脐橙喜获丰收。

脐橙喜获丰收。

富川县还特别注重“农旅结合”的发展模式,如该县福利镇在对茅厂屋村实施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旅游开发时,就探索出一条生态乡村建设与农业观光相结合的扶贫开发道路。当地的富川神仙湖花海旅游景区建设速度迅速,仅仅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就建成开放,并仅仅一个月就接待游客28万多人次,旅游收入1.23亿元。

“包茂高速公路贯通后,将为富川脐橙走出去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希望未来能加强与茂名相关客商的合作,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贺州农业局同志说。

包茂行进图 贺州

包茂行进图 贺州


包茂高速使接壤的梧州和茂名关系更加紧密

梧茂区域合作前景广阔

全媒体记者 张越 何康源 邓义深

梧州水运蓬勃发展。

梧州水运蓬勃发展。

梧州是这次“包茂高速全线行”外省段的最后一站。按照报道计划,茂名日报社全媒联动采访组到达梧州后,计划分头采访该市几个职能部门。没想到的是,在梧州市委宣传部和梧州日报社同行的协调下,该市发改委、交通局、旅发委、商务局、投促局五个部门的有关负责人一起来到梧州日报社会议室,与我们进行了一次座谈式交流采访,让我们感受到了“邻居”的热情。

如果对梧州有所了解,就会明白这种“合作”之风不是平白而来:20141013日,两广“联姻”的“孩子”——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应运而生。在这个以广东肇庆市和广西梧州市交界为中轴,在肇庆封开县和梧州万秀区、龙圩区共划出140平方公里的土地里,一场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好戏正在上演。

梧州七楼夜景。

梧州七楼夜景

敢开先河的粤桂“联姻”

“目的是利用两省各自的资源优势,带动区域生产要素的相互结合,产生‘1+1>2’的效应。”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发展规划局负责人王汉德在接受采访时说,试验区战略定位是:按照“一体化、同城化、特区化”的机制模式,实现广东和广西两省(区)领导、统一规划、合作共建、独立运营、利益共享,打造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新增长极、西江流域生态共建区、省际合作机制创新区和东西部合作示范区。

据介绍,作为中国唯一横跨东西部省际流域合作的试验区,粤桂特区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同时东西部政策叠加、择优选用、先行先试,使粤桂特区迅速成长为立足西江、服务两广、辐射东盟的开发高地、投资洼地、服务领地和风水宝地。在国家《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中,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独立成章,支持粤桂特区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两省(区)政府签署的《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也明确给出了土地、财税、金融、合作开放、生态环保等五方面可享受23条优惠政策。

改革创新就是要打破常规,突破体制藩篱,以改革红利激活区位潜力。试验区一出手就是三个“大招”:试验区股权交易中心与广东高新区以及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合作,这是“草船借箭”;试验区成为粤港澳资金入桂桥头堡,可谓“广西金融前海”;创新出口退税,试验区成为吸引珠三角企业超强磁场。在各种创新和努力下,试验区即便是在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依然能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各项指标逆势上扬、全线飘红。目前,粤桂特区入驻企业达165家,今年新注册就多达41家。19月,试验区工业总产值达128.59亿元,同比增长25.8%;固定资产40.09亿元,同比增长54.3%

梧州龙母庙。

梧州龙母庙

进一步推动梧茂区域合作

在本社全媒体记者集中采访该市发改委、交通局、旅发委、商务局、投促局5部门时,他们对于与茂名等周边城市的合作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该市发改委副主任罗光杰就表示,梧州的岑溪与茂名的信宜接壤,未来甚至可以参考“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模式进行合作。而该市交通局规划建设科科长魏红则表示,拥有西江黄金水道和作为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梧州,在包茂高速的助推下,两地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

该市旅发委公共信息科彭志创在座谈中,则与记者探讨起了两市旅游合作的可能性。他表示,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灵魂,在旅游开发时要注重对历史文化的挖掘与深化。如茂名的冼夫人文化与梧州的龙母文化就较为相近、类似,在旅游开发时可以互相借鉴学习。而包茂高速茂名段即将开通的消息,也将对两地的旅游推介产生影响,甚至有所倾斜。

一起座谈的该市商务局外贸科科长杨本良、投促局办公室主任陈明泽,也对两市未来在产业发展、商务运作上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如茂名客商参加了118日至11日举行的第十二届梧州宝石节,两市在该相关产业的合作上已经迈出坚实一步。同时,通过即将通车的包茂高速茂名段,茂名将可更快速地把海鲜等特色农产品向梧州输送。

全媒体记者与梧州市发改委、交通局、旅发委、商务局、投促局相关领导座谈。

全媒体记者与梧州市发改委、交通局、旅发委、商务局、投促局相关领导座谈。

拜访梧州日报社。

拜访梧州日报社。

在广西微软创新中心展示馆体验“微软·智慧交通”等未来智慧城市场景。

在广西微软创新中心展示馆体验“微软·智慧交通”等未来智慧城市场景。


包茂高速岑水段预计明年国庆前全线贯通

我市交通部门积极争取信宜朱砂至岑溪大隆段提前通车

全媒体记者 何康源 张越 邓义深

包茂高速岑溪至水汶段连接包茂高速茂名段,其建设进度可以说是茂名市民除了茂名段外,最为关心的一段。近日,茂名日报社“包茂高速全线行”全媒联动采访组从岑溪至水汶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了解到,该路段全长4.3公里的均昌隧道(原称岑溪大隧道)仍然未能贯通,预计要到明年国庆该路段才能全线通车。由于均昌隧道出口至两广交界处已经具备通车条件,我市交通部门积极和广西方面沟通,希望均昌隧道出口端(大隆互通)至信宜朱砂(陈金顶)段,能够提前和茂名段同步通车。

岑水高速已有20公里具备通车条件

据了解,岑溪至水汶高速公路是包头至茂名高速公路组成部分,起于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思孟村,与岑溪至罗定高速公路相接,终点位于两广交界的陈金顶,全长30.052公里,桥隧比例为43%。该段路面设计原为水泥路面,2013年广西自治区政府要求变更为沥青路面。

据项目业主单位有关负责人介绍,包茂高速岑溪至水汶段设计为双向4车道,时速100公里;全线设水汶、大隆两个出入口(收费站),一个省界主线收费站,一对服务区(大隆服务区)。从201012月开工至今,经过五年建设,岑水高速公路路基土石方、防护与排水工程、桥涵工程已全部完成。房建工程接近完成,加油站已可移交。据工程部周部长介绍,均昌隧道至陈金顶隧道路段20公里只差最后一层沥青路面还没有铺盖,预计12月下旬可以完成,具备通车条件。

大隆至朱砂段能否在年底开通还不得而知

记者从即将完工的大隆收费站进入包茂高速岑水段,一条即将通车的高速公路出现在记者眼前,绿化带、指示牌、防护栏等工程已经完成。但是去到均昌隧道时,现场还是一片泥泞,隧道仍然未能贯通。

20113月开始动工却迟迟无法贯通的均昌隧道成了影响岑水高速全线贯通的瓶颈。据悉,均昌隧道长4.3公里,占了岑水高速公路总里程的14.3%,为该项目最大的关键控制性工程,是广西在建和已建成的公路隧道中最长的一座。据介绍,该隧道的技术难度在全国公路隧道中都排得上号。从开工至今,隧道已多次发生涌水事故,现在隧道的剩余工程抢险段施工已经由四川路桥移交给中铁五局。据中铁五局施工人员介绍,目前,该隧道尚余左洞130米、右洞152米未掘通。施工所遇到的难点主要为注浆固结土体难;遇到掌子面某处存在薄弱之处时,掌子面拱部会出现涌水、泥土掉落情况,目前没有找到好的办法进行抑制,往往就会导致塌方,掘进进度由正变负。他说,施工单位正在克服困难,按照计划和进度,均昌隧道计划于明年7月贯通,确保岑水高速公路明年国庆前全线通车。

另外,据梧州市交通运输局规划建设科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交通运输部门积极和广西交通部门协调沟通,争取已经具备通车条件的大隆或水汶至信宜朱砂段与茂名段同步通车,但通车的决定权在自治区交通厅,所以还在等自治区交通厅最后作出决定。

昨日下午,记者致电岑水高速指挥部工程部周部长,他说,由于高速公路开通涉及方方面面,目前还在沟通中,均昌隧道出口端(大隆互通)至信宜朱砂(陈金顶)段能否在年底开通还不得而知。

包茂行进图 梧州

包茂行进图 梧州

图片由全媒体记者 甘杨松 岑稳 闵灿 摄


总顾问:梁志钊  吴土新   潘胜

总策划:廖述毅  赵志明  李靖锋 

杨建华  李黔

总指挥:黄策

总统筹:吴捷  邓义深 

统    筹:何康源  孙广宇

责    编黄 石  张 伍  杨小雄

版    式:张伍  杨小雄

制    图:蓝小明

执    行:茂名日报社“全媒联动”采访组

★本大型专题系列报道同时在《茂名日报》、《茂名晚报》、茂名网、茂名日报官方微博及官方微信(微茂名)、掌中茂名、茂名报米花等媒体刊载,敬请读者关注。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