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地村建有4间封闭式垃圾屋,垃圾做到日产日清。通讯员罗栋 摄
茂名网讯 信宜市北界镇学地村,2014年12月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这份荣誉是对学地村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大力整治环境卫生取得实效的肯定。近日,记者前往学地村采访了解其打造省卫生村的做法。
干部带头清理竹子
记者采访得知,2010年,陈胜有从珠三角地区返乡担任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回来看到村里环境卫生恶劣,尤其一河两岸堆满垃圾臭不可闻,河岸的竹林成了藏纳垃圾、滋生蚊蝇之所,陈胜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卫生村。通过开党员干部会议,决定治污先从“清理距河50米范围内竹子”开始。然而,清理竹子行动一开始,就遭到了群众抵触,大家舍不得砍掉自己家的竹子。于是,党员干部在向群众分析清理行动的利弊之后,主动带头砍掉自家的竹子,陈胜有率先说服自己的8旬老父,砍掉父亲种的1000多棵竹子。接下来的清理工作势如破竹,群众纷纷支持砍竹行动,河岸顿时变得开阔。陈胜有又找来挖掘机清理干净河涌垃圾,学地村一河两岸终于展现出干净的面目。
日常运作有条不紊
接着,学地村城乡清洁工程进入常态化运作。目前,村中建有4间封闭式垃圾屋和5间普通垃圾屋,以600元月薪请了2个保洁员,村民每天自觉将垃圾投进垃圾屋,保洁员主要负责清扫村道。学地村城乡清洁工程经费来源主要有几部分:学地村有2000多人口,从今年开始每人交5元/年的卫生费;发动乡贤捐款赞助一部分;村委会出一部分;扶贫单位珠海气象局、港口局支持一部分。
村民环保意识日益提高
为了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学地村制定了奖罚制度。起初,有村民乱丢垃圾,村委会干部发现后,第一次、第二次是口头教育,该村民若有第三次乱丢垃圾行为,则要被罚扫村道。从2014年起,学地村开始实施清洁户评选活动,每年评选两次,为“清洁户”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此外,村委会经常组织检查各自然村的环境卫生情况,
经过一番整治,学地村环境变得优美了。记者现场感受到村中到处干干净净,空气清新,河水清澈。这一切,既来自于党员干部的努力付出,又与村民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密不可分。学地村“好媳妇”苏万莲就是一位环保村民,她以实际行动支持村子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平时不光打扫自家卫生,还常常清扫门前道路,自觉将垃圾投进垃圾屋。她告诉记者,“我也教育小朋友,吃了糖果等零食后别把垃圾扔在路上,要拿回来扔进垃圾桶或者扔去垃圾屋。”
茂名晚报 记者林夏 通讯员罗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