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富炎和其帮扶的学生陈莲琼向记者展示学习成果。茂名日报记者 周泽佳 摄
茂名新闻网讯 今年是信宜市池洞镇中心小学老师黎富炎执教的第20个年头,也是他助人为乐的第20个年头。黎富炎自走上教师岗位以来,20年里先后帮扶资助60多名贫困生读书,筹集善款救助多名患危重病特困生,救助60多名车祸伤员……,2015年7月,他荣登“中国好人”榜。
在教师节到来之际,7日下午,记者探访了黎富炎,对他二十年如一日助学帮扶贫困生的“亦师亦父”精神感到震撼。黎富炎说:“遇到一些贫困学生,心里有触动,想给他们一份温暖。”
用“父爱”关爱孩子
从茂名市区驱车沿国道207往北行驶约100公里,再沿县道649行驶近1公里,记者来到了池洞镇中心小学。正值学生上课,校园充满了朗朗读书声。记者在一间办公室见到黎富炎,他给人印象温和、谦逊。
20年前,黎富炎从高州师范毕业后,便走上了讲台。从那时开始,他便利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帮扶贫困生,积极筹集善款救助患危重病特困生,像父亲一样关爱他们。
陈莲琼是黎富炎60多个贫困“孩子”中的其中一个,今年13岁,在旺坡小学读六年级。她父亲年迈多病,母亲双目失明,住在池洞镇旺坡村一间破旧的泥砖屋里。去年,黎富炎得知这一情况后,便常常关心这一家人。今年6月还帮陈莲琼张罗着转到池洞中心小学读书,可是被她拒绝了。
“她选择在附近上学,方便照顾家人。”下午放学铃响,黎老师便抱着两箱面条和几盒月饼,带着慰问金前往看望她。在低暗潮湿却摆设整齐干净的屋子里,陈莲琼与黎老师分享了之前送她的《风雨哈佛路》的读书心得。
陈莲琼说,《风雨哈佛路》已经看了一半,书中的姐姐很坚强、很出色。黎老师鼓励陈莲琼:“你的家庭情况不比书中姐姐的差,她都可以在逆境中成才,你也一样可以。”陈莲琼自信地表示自己也能行。
在之前的探望中,黎老师得知陈莲琼十分喜爱音乐,这次特别下载了一首歌《天亮了》带来给陈莲琼,并与她一起聆听了这首歌。“很感动。”陈莲琼用嘶哑的声音说。黎老师鼓励她,要好好照顾父母,好好读书,以后生活会就像这首歌一样,“天亮了一切就会好起来了。”
“扶志”是最好的助学
“助学先扶志,扶志是一种最好的助学。”作为教育工作者,黎富炎有他一直坚持的助学理念。他喜欢送书给贫困学生,认为送一本好书比讲一堂课还管用。陈莲琼在读的《风雨哈佛路》是黎富炎带给她的第10本书。
与此同时,他还通过言传身教“扶志”。黎富炎常常带他资助帮扶的学生,参加其他资助帮扶活动。高金妹就是其中一位。如今,她不仅重拾了自信,努力读书,还跟随黎富炎做义工。
“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好人路上的坚守,黎富炎陆续收到诸如“第二父亲”、“化缘校长”的甜蜜绰号。然而,他所做的好事最近才广为人知。
“黎老师做好事不留名,很低调,从不张扬。”信宜市文明办副主任梁镇辉说,因为他在上班路上热心救助车祸伤者,被当地媒体、论坛热议后,之前19年做的好事才渐渐浮出水面。池洞中心小学校长罗桂林说,原本打算将黎老师的好人事迹公布于校园,为广大师生树立榜样,但黎老师说要低调。
好人事迹渐渐被人们熟知后,黎富炎想通过另一种方式做好事。他说:“想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带大家一起做好事,把好事做好。”
茂名日报记者 赵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