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多“外八字”祸起屁股针 通过手术才能根治 迷乳夺心

2015-09-24 12:49:15  [来源:广州日报]    
字体:【

  部分人群长期受幼时屁股针带来的臀肌挛缩症折磨 须通过手术才能根治

  广州日报深圳讯 (记者周伟良 通讯员陈永祥) 走在街上,经常都能看到走路“外八字”的人,很多人都会以为天生如此。但港大深圳医院骨科副顾问医生金文涛指出,当中一些人很可能是因为以前打屁股针造成了臀肌挛缩的后遗症。

  记者昨日从深圳港大医院获悉,从2014年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金文涛医生所在的骨科运动创伤团队已经收治超过150名臀肌挛缩症患者。

  金文涛医生表示,臀肌挛缩症通过手术才能根治。

 

  现象:

  打屁股针引发病症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到21世纪初,国内曾经很流行打屁股针。如今这种方式虽然不多见了,但其带来的“臀肌挛缩症”却一直在折磨着一部分人。

  23岁的小伙子阿洪(化名)近日在港大深圳医院接受了手术。他早在初中的时候就发现自己“与众不同”:屁股两侧的肌肉里有些东西可以滑动,到后来,那里的臀肌慢慢往下凹陷,形成了一个窝,如果要下蹲,大腿与小腿一到90°,双腿就会自动张开,无法并拢。

  直到三年前,他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去了一家医院,医生说没有问题。后来上网去查,才发现跟“臀肌挛缩症”的症状很像。

  目前多数学者研究认为,臀肌挛缩症与反复臀部注射有关,尤其是以苯甲醇作为溶液的肌肉注射。

  苯甲醇在20世纪后期被广泛用作常用抗生素青霉素钾盐的注射溶媒,以减轻注射部位疼痛,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曾收集到大量有关苯甲醇做溶媒肌肉注射引起儿童臀肌挛缩症的报道,在山东某山村居民968人中发现臀肌挛缩症患儿22人;2000年,该中心到陕西省某村调研,在一所仅有240名学生的小学就发现患儿28例。

  国家卫计委特别在2013年发布“用药十大原则”,强调“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国家药监局在2012年要求药品生产企业修改药品说明书,处方中含有苯甲醇的注射液,必须在说明书中明确标注“本品含苯甲醇,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治疗:

  手术才能根治

  臀肌挛缩症的人在国内数量巨大,但可能很多患病的人本身都不知道,甚至许多医生也不懂这个病,总说病人步态难看是“天生的”。港大深圳医院骨科团队希望能让更多患者了解这种病。

  金文涛介绍,臀肌挛缩症必须通过手术才能根治,挛缩带切断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法,把挛缩的筋膜切断、松解,让受影响的肌肉得到释放。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