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理财风险来自 你不懂自己在干什么

2016-07-30 10:20:59  [来源:金融界]    
字体:【

  近年来媒体曝出的银行存款安全问题越来越多,挪用、消失、被误导购买理财等事件频频曝光。

  近日有媒体报道,储户在徽商银行的1600万元存款被挪用,一纸诉状将银行告上法庭。

  报道称,储户以签署《存单保管协议》的形式先后四次存入人民币共1600万元。到了存单保存到期日,储户无法取出存款,资金被安徽中杭股份有限公司用做临时周转。

  其中固然后很多原因,但银行和储户之间信息不对等问题是由来已久的,导致很多储户和投资者在对项目不清楚,对风险不了解的情况下盲目投资。

  信息披露不透明 使投资者被动承担风险

  银行产品运作期间的信息披露,是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环节中最差的部分,根据调查的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邮储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6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农村商业银行以及11家外资银行中,有27家银行无相关信息披露,占比超五成。23家银行披露部分产品的运作信息报告,但披露内容较为简单,仅显示产品正常运作,对于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资产配置等投资者关注的问题鲜有披露。

  百姓投资应首选信息公开透明的多元化理财产品

  当老百姓还在赞赏银行定期存款的安全性时,银行老大哥理财无法兑付的负面消息却是层出不穷,老百姓相信银行理财的稳定,是因为过往数十年形成的理财习惯,银行信息纰漏不透明,已经暴露出了不少问题,这样的习惯,就应该改变。

  那么,作为投资者,又应该怎样选择理财产品?

  回顾股票投资,在二级市场,机构客户能够不停赚钱,但是众多散户只能作为韭菜,被“菜农”收割,一轮又一轮,韭菜的命运没有过改变。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别人知道的事你不知道,别人知道的风险你不了解,信息不透明,就会有风险。

  所以,百姓投资应首选信息公开透明的多元化理财产品。不盲目相信银行,充分了解资金流向,熟悉风险保障,往往更加重要。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