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东:东北经济经历困难后正在复苏

2016-03-06 13:59:41  [来源:搜狐财经]    
字体:【

  搜狐财经讯 2016盘古智库论坛在北京召开,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在题为"解读两会 聚焦十三五"的主题论坛上就怎么做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做了发言。他表示,东北最穷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很大成效,原来是国民经济大省,2002年前辽宁64.5%,吉林

88%,黑龙江78%,调整后辽宁70%是民营经济。但东北经济近十年的调整,先行先试改革举措,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梁启东分析认为辽宁是中国旧经济代表的缩影,东北有两个现象,一个央企现象,二是,东北民营经济上不来。现在服务业上来,重工业难受,轻工业部难受,传统产业难受,新兴产业很好。这一轮经济下滑政府难受老百姓不难受,政府财政收入下降老百姓腰包基本鼓,东北经历了很困难的几年现在出现复苏的迹象,我们作为研究者充满信心。

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 梁启东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梁启东:主持人刚才讲了东北的问题。说到东北问题,东北是我们国家最早建立以重化工业为特色的老工业基地,现在东北振兴引起很多人的重视,很多人的关注,我就说我个人,东北问题作为个案实际上已经代表我们国家聚集转型过程中如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缩影,东北问题不仅是东北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

  我个人不敢说是专家,但是我当辽宁省待了十几年,有一定的了解。我去年到现在在省里有50多次演讲,引起很多关注。东北究竟出什么问题?问题症结何在,我经常讲四句话。

  第一,前十年振兴,从2003年到2013年振兴成绩不容抹煞。我记得去年国家发改委有一次答记者问,记者们直接问东北出了问题,经济发展这样,是不是中央政策失败了。因为东北出现经济下滑的现象,有人说东北不行,丑化妖魔化东北,而且作为唱衰中国的例子。2003年到2013年十年间,东北经济增长12.7%,辽宁省12.8%,高于全球10.7%的平均水平。此外,辽宁年均收入增长2倍多,是原来3.2倍,10几年前下岗频频出现,10年以后下岗这个词没有。结构调整取得很大成效,产业结构调整,装备制造业成为骨干产业,沈阳市达到55%工业,辽宁占1/3,农产品加工业成为第二产业。东北最穷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很大成效,原来是国民经济大省,2002年前辽宁64.5%,吉林88%,黑龙江78%,调整后辽宁70%是民营经济。经济十年的调整,先行先试改革举措。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这是第一句话。

  第二,别吹,不管你怎么样说现在出现问题。现在GDP增长速度3%,出口、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等都是倒数第一,不能否定。房地产连月下降,我们觉得这里很多数不太好看,引起了很多问题。辽宁过去共和国长子不得了,现在为什么倒数第一。它是中国缩影,这里要全面分析,我概括几句话,“两个集中”经济形势下行有国际国内大背景问题,国际经济形势不太好,金融危机还没过去,国际经济复苏低迷充满变速,中国三期叠加。还要从内生找因缘,就是“两个金融”,东北来看是长期积累体制性矛盾的结构爆发。资源衰退、结构衰退等,东北煤矿城市、铁矿城市、森林城市等,树光了,煤炭光了怎么办。附近一个城市那么大人口迁移不出来,怎么办?还要就地解决。概括五个问题,产业往哪摆?发展什么产业?企业怎么改?集中了所有国有企业问题在哪里,企业包袱怎么甩,过去国有企业除了火葬场外什么都干。沈阳国有企业里有小学、初中、大学、技校、幼儿园、养老院、邮局、医院等应有尽有,除了火葬场没有。背一个抱一个国有企业过去不可能搞好,所以就要改,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

  辽宁省总共有厂大集体115万人,大集体1分钱没有扫地出门,现在必须改,一个人10万这个地区根本解决不了,这怎么办。抚顺市26万人等,都是40、50的人,一分钱没给,怎么办。

  结构性衰退,两个结构,需求结构、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南方靠出口,北方靠投资,北方这块不投资上不来,进行出口是负数,东北三省出口加一起等于广东1/5,出口一直是负数,消费下降,没有消费,没有收入怎么消费,大量下岗职工怎么消费。我知道上新世界消费好,但是没钱怎么消费,消费拉动不起来,那只有靠投资,所以招商引资是第一大战略。

  我到辽宁一个县25个招商局,妇联、计生委都有招商局。但是投资问题在哪,投资率高但是投资效率低。在广东投1亿能产生就业50个人,在那边是就业10个人。就业小、GDP贡献小、税收小,重型机构央企、国企在。供给结构就是产业结构,产业比重失衡,重工业轻服务业,6年前十七届五中全会时讲鼓励全国大中城市,要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但是现代服务业主导过去都是工业大城市怎么靠服务业,所以这轮经济下行当中凡是服务业发展好的经济就好,工业的经济就不行,这是其一。期二东北是重工业机构,辽宁是80:20,基本没有轻工业。但是实际上轻工业不是没有发展,比如辽宁82年代上了很多生产线,双喜高压锅、不老林糖等,现在都倒掉,因为东北没有轻工业成长的土壤,轻工业比较平稳,出问题是重工业,重工业都是央企。传统产业化发展,新兴产业上不了,有一个结论,东北重工业危机:支柱产业全过程。

  危机在哪?旧经济危机而不是新经济危机,旧经济告急而不是新经济告急。东北是计划经济最典型的,东北有两个现象,一个央企现象。东北主要工业都是央企工业,辽宁省占了将近40,吉林省工业90%央企。还有民企,东北民营经济上不来,这是最终问题。

  现在服务业上来,重工业难受,轻工业部难受,传统产业难受,新兴产业很好。这一轮经济下滑政府难受老百姓不难受,政府财政收入下降老百姓腰包基本鼓,东北经历了很困难的几年现在出现复苏的迹象,我们作为研究者还是充满信心,希望盘古智库有多关注,我跟大家一起研究。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新闻
专题推荐

新闻

茂名

社会

房产

汽车

娱乐

大视界

英国将推“钱味香水” 为10英镑新钞发行造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