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8月15日讯 证券时报记者 朱筱珊
新三板分层制度正式实施已经超过一个月。而新三板的流动性则继续堪忧。达晨创投总裁肖冰表示,下一批大量死亡的将是新三板公司。
根据全国股转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15日,新三板总挂牌公司数量达到8622家。当日成交金额为5.48亿元。其中创新层有953家公司,当天成交金额为3.09亿元,占比总成交量56%。其他7669家企业总成交金额仅为2.4亿元。
6月27日,新三板从盈利能力、成长性和市场认可三个维度将挂牌公司分为创新层和基础层的政策正式落地实施。市场数据显示,分层之后,市场整体交易量和活跃度并未出现持续显著提升。从成交金额来看,在分层实施当日,新三板市场交易额突破8.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明显回升,6月28日更是达到10.2亿元,创下近40个交易日以来的最高纪录。随后,市场交易额逐渐回落,目前新三板日均交易额在5亿元至6亿元之间。
此前市场对分层制度实施后的流动性预期不一。但目前来看,分层制度对流动性的帮助不大。而流动性这一危机已经让PE/VC机构感觉到在新三板挂牌不一定能够退出。8月15日在投中举办的“2016中国投资年会·深圳”上,肖冰表示:“很多公司到现在挂牌了,但不能说他安全了。”
肖冰说:“我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有一些新三板的公司,在新三板挂牌的时候举行盛大的招待酒会和庆祝酒会,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在高速公路的广告牌上也出现挂牌公司的身影,内容是:热烈祝贺本公司成功上市。通过代码得知公司是在新三板挂牌。肖冰认为,在新三板挂牌并不代表公司是安全的,关键还是在做好企业本身。所以,他表示达晨投资的企业挂牌后不建议上市是在新三板挂牌。
新三板流动性的问题无疑让PE/VC机构和希冀通过挂牌新三板解决融资问题的创业公司增加了更多的难度。这场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的资本寒冬效应正在显现。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融资困难,最终出现资金链倒闭的问题。与此同时,不少独角兽企业出现估值下调的现象。
曾经认为新三板拓宽了PE/VC机构退出渠道的观点正在逐渐改变。一面是PE/VC机构募资难度加剧,一面是退出渠道并未实质性改善,肖冰认为,PE/VC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不能随波逐流。要忘掉所谓的概念、风口和故事。在投资的时候,需要回归产业趋势、企业核心能力和团队能力。而非成为“网红投资人”,通过建设平台+生态的发展模式,推动被投企业渡过寒冬。
“资本寒冬是暂时的、局部的,”肖冰表示,PE/VC机构应该逆流而上,加大布局。
不过,真正可喜的变化正发生在创业公司这个主体上。“中国的科技行业,尤其是移动业务,在某些方面已经领先于美国。一些西方科技公司,甚至包括某些巨头,正从中国企业那里寻求创意。”以上文字出自纽约时报。
报道列举了一系列例子,比如,在线上约会应用Tinder出现前,中国就已有一款名叫陌陌的手机应用;在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开始谈论用无人机送货前,中国的顺丰已经在内测无人机配送服务;微信推出应用内即时新闻比脸谱早很多,它还在WhatsApp之前开发出了对讲功能,在Snapchat之前开始大量使用二维码。
尽管中国与美国在很多产业的技术层面还有较大差距,比如大数据产业、人工智能以及VR产业,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方面,中国的创新意识正在显现。
肖冰表示,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创业、创新市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下,创业不会“大众”,因为只有精英才有可能创业成功,但中国需要“万众创新”,越多的创新意识对产业升级调整越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