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News 8月26日消息 尽管OTA之间的战争早已是红海一片,然而市场规模之大、环节之多、链条之长,还是暗藏着数不胜数的创业机会等待被挖掘。于2015年3月成立的余味,选择了在旅游行业与美食行业这两个万亿级市场垂直交叉点上做文章,向全球旅行者提供美食攻略。
有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出境游人数接近11亿人次,其中中国出境游人数为1.176亿人次,中国国内游人数为38亿人次。根据预测,未来5年全球出境游旅游市场将突破20亿人次,而中国出境游人次则有望达到6亿人次。
仅从这组数据可见,全球旅游市场的盘子已经足够庞大,而作为旅游行程中的刚性需求,“吃”背后所折射出来的餐饮市场规模自然也不可小觑。然而,与这一巨大市场规模形成鲜明反差,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一款聚焦于旅游美食的成熟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空缺让余味的创始团队看到了模糊的创业方向,而经过团队后期的数据调研发现,约93%的旅行者在出行前除了做行程攻略外还会单独围绕美食做详细的计划,其中70%的用户在落地后会按照计划进餐,并愿意承担比平时餐饮消费高三至四倍的价格。
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详尽的调研数据,帮助余味最终确定了项目的模式:一方面借助PGC模式,由余味的团队精选最能代表当地特色的五至十家餐馆,直接推荐给用户;另一方面通过UGC模式,由旅行者自己编辑美食攻略,通过余味平台分享给大众。
PGC、UGC、工具三大属性共同驱动
具体来看,余味上通过PGC模式筛选出来的餐馆,大概都会从多个维度去评判,例如餐馆的历史、提供的菜品、厨师的背景,食材,口味,就餐环境等等。以北京为例,余味的编辑团队可能会为来北京旅游的游客推荐国贸大酒店80层的云酷,理由是“虽然也许菜不一定好吃,但那个景色真的太好看了,没有去过的人是想象不到的。”
余味PGC内容的来源,有一部分是余味通过聘请专人体验、依靠美食达人推荐而来,还有一部分则是由余味的编辑团队们首先从众多国外社区论坛中筛选相关数据,然后再依靠专业杂志、专业的视频等方式,把这些信息和数据进行二次人工编辑,最终推荐给用户。
而在UGC内容上,也并非旅行者们随意编辑就能在余味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美食攻略。余味希望,旅行者们提供的美食攻略不是类似大众点评上那样泛泛的评价“好”或者“不好”,而是能够被打上“精品”的标签,通过对菜品、进餐环境进行拍照,对餐点口味进行细致描述,来形成一篇质量上乘又具备可参考性的游记。
除上述两大板块之外,余味的第三块组成部分则是工具属性,例如向旅行者提供一键导航、场景化翻译等具体功能,帮助用户在不熟悉的旅游行程中能够找到余味推荐的餐厅,并在沟通并不十分顺畅的情况下顺利完成点单。
让餐厅商户都在余味“开店做生意”
在接受采访时,余味创始人王敬源认为,餐饮是最标准的O2O,因为他需要有确切的线上消费交易、线下体验的过程。而余味想要实现的O2O,是希望游客通过余味的平台在餐馆提前订餐,到达餐馆后直接享受美食即可。
目前,从业务模式来看,余味似乎是在打造一个美食攻略社区和全球出境旅游的美食工具,不过在与其创始团队的聊天过程中可以窥见,相比社区或者单纯的工具而言,余味还有着更大的野心,那就是打造美食界的airbnb,让餐厅商户们最终能够在余味上“开店做生意”。
此外,旅游的特性也决定了余味平台的全球基因,因此余味除了目前的中文版本之外,还计划在明年年初推出英文版,并覆盖一些更为普遍的语种,例如韩语、日语、法语等。
余味产品在上线2周后,已经获取了第一批种子用户,同时也与华硕等一些手机厂商实现了业务对接合作。另据团队透露,目前在和BAT中的一家进行出境游内容合作,已有实际进展。余味旅游美食产品,现在在进入快速推广期,公司处于A轮融资洽谈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