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哪些能“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05-28 20:53:14  [来源:网络]    
字体:【

朋友,您好!山西能“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都会申报,种类繁多,下面就介绍几种,供大家参考:

1、六味斋酱肉传统制作技艺

山西省太原市的六味斋创建于清代乾隆三年(1738),为著名的“中华老字号”,它所生产的酱肉是三晋名吃,曾被当作贡品进献清廷,由此享誉京师。

  六味斋酱肉熟而不烂,甘而不浓,咸而不涩,辛而不烈,淡而不薄,香而不厌,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充分体现了中国肉食文化的特点。为保持传统食品的原汁原味,六味斋至今仍完全按照承袭了二百六十多年的传统制法进行生产。其制作工艺包括选料、分割、煮制等环节,煮制时用文火慢慢炖煮,可使配方中的几十味中药材融入酱肉中。

2、牛羊肉烹制技艺(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

  平遥牛肉是山西省平遥县独具地方风味的肉食产品,以色、香、味而享誉全国。这种牛肉颜色红润鲜亮,肉质细软绵嫩,味道清香醇厚,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扶胃健脾之功,是中华肉食的上佳产品。

  平遥牛肉的产地平遥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当地大量饲养和使用耕牛,为牛肉传统加工技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相传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即有平遥牛肉加工技师随行,可知当时平遥牛肉已达到了很高水平。明清两代,晋商崛起,平遥商人四方经营,其家乡平遥成为各处货物的集散地,因而平遥牛肉也随着当地商业的发展而传遍大江南北。

3、月饼传统制作技艺(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

郭杜林晋式月饼是山西特产,形制古朴,口味醇厚,酥绵爽口,甜而不腻,以“酥绵、利口、甜香、醇和”而名闻四方。

  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最早可上溯至清代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清代光绪年间,郭杜林月饼已经享誉晋中、太原、大同、临汾等地,成为中秋馈赠的佳品。郭杜林月饼在原料和辅料的选择上异常精心,皮面揉制手法与馅料制作工艺十分独到,烤饼的吊炉形制独特,烘烤温度完全依靠人工控制,烤成后通过窖圈熟藏使月饼香味更加浓郁,具有上佳的口感。郭杜林月饼生产保留着明清以来山西民间制饼业的传统技艺,其“以面为馅”的特殊工艺显示出北方制饼技艺的特征。

4、传统面食制作技艺(稷山传统面点制作技艺)

稷山麻花是流行于晋南地区以及陕西西安一带的传统食品,通常分为油酥麻花和普通干麻花。其中,稷山“赵氏四味坊”麻花以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的传统制作技艺独树一帜,享誉秦晋,是稷山麻花的代表。“赵氏四味坊”炸制成的麻花主要有五谷香、爽心甜、到口酥、家常脆四种口感、多种口味。五谷香香久益智,爽心甜甜而不腻,到口酥酥中有绵,家常脆脆而有筋。

  稷山是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的地方,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发祥地之一,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稷山“赵氏四味坊”历经六代人的不懈努力,始终恪守最传统的配比秘方和传统制作工序。

5、传统面食制作技艺(抿尖面和猫耳朵制作技艺)

山西面食历来在全国备受赞誉,有“中国面食在山西”之说。普通的面团在山西人手中可以做出近百种花样,显示出浓厚的地方特色。抿尖面和猫耳朵都是山西面食的重要品种。

  抿尖面约在民国年间开始流行于太原郊区,系用豌豆和小麦合成的豆面制作而成。制作时先在和好的豆面团中加水,使呈软糊状,然后放置在密布筛孔的木制抿尖床上,右手按床架,左手拿抿拐,通过筛孔将糊状豆面抿(刷抹)到沸水锅里,煮熟后用笊篱捞入碗中即可食用。食时浇上内含豆腐丁、土豆丁、豆角丁等的素汤,并以韭黄、芝麻、辣酱、香菜等为佐料,其味带有豆香,清淡可口。抿尖面是山西面食中的佼佼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也受到外乡人士的欢迎。

  猫耳朵是山西晋中、晋北等地区的传统风味面食,俗称“碾疙瘩”、“碾饦饦”等。猫耳朵历史悠久,与北魏《齐民要术》中讲到的“馎饦”形似,约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它形如猫耳,小巧玲珑,筋滑利口,是久传不衰的大众面食。猫耳朵制作简便,面和匀后,擀成面片,再切成面块,撒上面粉,双拇指按住面块往前推,使之形成猫耳朵状即成。也可以先搓成食指粗的面条,用右手掐小块,在左掌中碾压制成。

6、传统面食制作技艺(龙须拉面和刀削面制作技艺)

山西传统面食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其中以龙须拉面和刀削面最具代表性。

  龙须拉面是流行于山西省太原一带的传统面食,风味独特,制作精巧。它原是宫廷食品,后来流传到民间。传说因此种拉面细若须发,不绝如缕,状似龙须,故皇帝赐以现名。在山西,遇到寿诞之庆或相聚之欢,人们即食此面,以祝愿长寿,表示喜庆。

  龙须面配料精细,制作讲究,其方法过去视为绝招,秘不外传。制作时先按5∶3的比例调配面和水,和好面后,在上面抹些香油。然后将面放在案板上,揉或搓成长条,双手抻开再卷起。如此抻卷数次之后,将拉好的面放在撒满面粉的几案上抖开,两手像搭毛线那样抻开面并不断抖动。随即面条便会如瀑布般泻下,蔚为壮观。片刻之后,细若丝线的龙须拉面便告制成。

  刀削面又称“飞刀削面”,是以刀削方法制成的一种面食,相传始于元代。制作时先将面揉成尺余长的筒状,而后站在烧开的锅前,一手托面,一手持特制的削刀由上往下一条条将面削进锅里。削出的面条呈三棱形,宽厚长度相同,状似柳叶。刀削面以细、薄、长而著称,有筋骨,口感好,柔软光滑,易于消化。

  近年来,西式快餐业的发展给龙须拉面和刀削面的制作和销售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加之技艺繁杂等自身的局限性,传统龙须拉面和刀削面制作技艺已濒临失传,亟待制定计划加以保护抢救。

华夏古文明 山西欢迎您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