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社会购买垃圾清运服务后,鳌头镇飞马三村基本实现了垃圾不落地。 通讯员 罗栋 摄
茂名网讯 罗栋 “村收集、镇转运、县(区)处理”,是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常态化的模式。为节约成本、减少工作量,茂南区鳌头镇飞马三村村委会于今年初向社会购买垃圾清运服务,近一年来服务效果良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告别了昔日垃圾围村的现象。
日前,记者来到飞马三村采访当地城乡清洁工程进展情况。飞马三村村支书郑华坚告诉记者,2013年,该村作为鳌头镇试点村开始探寻开展城乡清洁工程的路子。经过不断实践发现,如果各个村单独组织一套人马、设备来清运村内生活垃圾,各村投入资金都比较多,而单个村庄的日产生垃圾量装不够一车导致每日清运成本偏高,不划算;如果向社会购买垃圾清运服务,则可以轻松解决垃圾清运难题。
为了省钱省心,2015年1月,飞马三村与鳌头镇的另外22个村,开始向社会上一个环卫清洁服务队购买垃圾清运服务。根据协议,服务队每日到各自然村指定垃圾点清走生活垃圾,每月清理一次大路、广场、鱼塘,各自然村传统节日后进行一次大搞清洁等。运行了10个月,效果良好,群众反映满意。
据了解,该环卫清洁服务队有30多名工人,包括7辆车21人组成的车队,15人组成的扫街和清理鱼塘队,4人组成的清理杂草队。环卫清洁服务队的林姨告诉记者,自己每天早上7点多开始到各自然村收集垃圾,捡拾沿途看到的垃圾,遇到不自觉投放垃圾的人就提醒对方将垃圾投进收集点垃圾桶,如今乱丢垃圾的人已经很少了。环卫清洁服务队将垃圾收上车后,及时运送到镇垃圾中转站。
“以前无人运垃圾,现在有人收运了,公路都变得干净了,村也变得美丽了。”村民郑兴热情地向记者讲述,“环境搞得这么好,我们都应该珍惜。所以我家的垃圾都会投进垃圾桶,卫生费我也会按时缴交。”
按照“一事一议”决定,每位村民要交1元/月的卫生费。同时,政府按人口补贴0.5元/月。这两笔款,作为服务经费直接划给环卫清洁服务队。根据合同,如果因为清运不及时产生垃圾黑点,造成村委会在检查中被扣分、扣钱,则环卫清洁服务队要承担被扣款项。
“感觉找到推行城乡清洁工程的路子了。”鳌头镇委书记谢开荣表示,镇内产生的生活垃圾已能够每日清理好,环境卫生的改善得到了上级领导肯定,获得群众好评,群众的意识也已提高,自觉做好门前三包,还搞好门前道路卫生。为做好充分应对紧急情况的准备,该镇还在垃圾中转站旁多征了一块地做特急中转站,确保镇内各村无垃圾积压现象。
茂名晚报 记者林夏 通讯员